宝宝关节脱位脑瘫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健康丨您家宝宝走路正常吗 [复制链接]

1#
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怎么样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wh/140115/4327457.html

医院呵护骨骼健康!


  

导读
  正常情况下,1-1.5岁的幼儿开始学习走步并能独立行走。倘若您的孩子此时仍不能站立,或行走经常摔跤,或出现行走异常,则说明可能隐藏着某种疾患,这就需要年轻的妈妈们掌握一定的医学科普知识,善于观察幼儿的步态变化,了解孩子出现的新问题,以便及时发现,及时得到治疗。
  正确的走路姿势:

抬头挺胸,上身正直,目视前方,双手自然下垂。手指并拢自然弯曲,两臂以肩关节为轴心前后自然摆动。上下肢协调运动,两脚脚尖向前左右交替前进或后退。

 
  刚学走路的宝宝,走路时两足常呈“八字”分开,身体摇摇晃晃,两臂外展,颤颤抖抖地向前走着;且在走路时,有时足尖着地,有时足跟放平,这是他在探索用哪种姿势走路比较舒服,属于正常的现象。但是,当宝宝能够独立行走后,家长就要留意其走路时的姿势,若常出现步态不稳、“剪刀步”、“鸭子步”等异常情况,应引起重视,以免错过最佳的纠正或治疗时机。
  5种常见的异常步态:剪刀步

剪刀步指的是步幅小而慢,表现出双腿僵直,两脚向内交叉,两膝靠近,呈剪刀状的步态。这种步态多见于脑性瘫痪的小儿,患儿多有早产史、缺氧性抢救史或高热、抽痉史。

鸭步


  这种步态的患儿,在走路时躯干两侧摇摆,使对侧骨盆抬高来带动下肢提足前进;每往前走一步,躯干就要向对侧摆动一下,看上去就像鸭子在行走,故称“鸭步”。这种步态多见于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。此外,如是单侧脱位,还可见到患脱位的下肢比另一侧短。且年龄越大,跛行越明显,成年后容易形成骨性关节炎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愈早效果愈好。尽可能在孩子出生6个月内就给予治疗。如能在新生儿期发现,可以避免手术,用吊带或手法复位再用支架治疗。6个月-1.5岁的孩子则往往需用手法复位人类位石膏固定。如若延迟到2岁后进行治疗,孩子需要进行手术,将遭受很大的痛苦,效果也不如早期治疗。

跟行步

患儿表现为足跟不能自由抬起,常需依靠外展下肢,过度屈髋屈膝,以使下垂的足离开地面。这是由于小腿三头肌瘫痪所引起的。


  踮足步

常见于马蹄内翻足患儿,部分患儿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,部分患儿则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的,如脑瘫、脊髓脊膜膨出等。


  “八字脚”步

“八字脚”指的是小儿在走路时两脚分开像“八字”。“八字脚”步态很难看,不仅姿势不正,且走路时较费力、平衡感也较弱,给运动带来不便之余,还容易使鞋子变形、变坏。“八字脚”可分为“内八字”和“外八字”。“内八字”的人,走路时足尖相对,足跟朝外;“外八字”则正好相反。走这种步态的小儿,多因过早学习步行、过早穿皮鞋以及体内却钙所致。


  治疗矫正

若是异常步态多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,故应从治病方面入手。因此,当家长一旦发现宝宝的步态出现异常情况,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诊断,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。


  至于第5种异常步态,多是由于生理性问题所致,可通过矫正练习来改变这种步态。值得注意的是,矫正练习前需经专科医生诊断,家长才能正确引导宝宝做矫正练习。练习期间还要持之以恒,方才达到理想效果。


  小儿骨科Ⅰ赵宇

医院位于郑州市陇海中路58号

(乘B5、Y、82、44、、1路到陇海路淮北街站下车)


  门诊预约电话-(上班期间)


  住院预约电话-(24小时)

急诊-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