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为作者整理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
Ⅰ型:肩锁韧带扭伤
肩锁关节触痛,手臂活动时轻微疼痛,喙锁间隙无疼痛。影像学检查无异常。
Ⅱ型:肩锁韧带撕裂合并关节分离,喙锁韧带扭伤。锁骨远端在肩峰稍上方,可触及活动;喙锁间隙有触痛。
影像学检查显示锁骨远侧段轻度抬高,肩锁关节增宽。应力位摄像提示喙锁初带扭伤但仍然完整。
Ⅲ型:肩锁和喙锁韧带撕裂合并肩锁关节脱位;三角肌和斜方肌常从锁骨远端分离。上肢和骨折块远端下陷,近端骨块的远处可在皮肤触及。肩锁关节触痛,喙锁间隙明显增宽。
影像学显示锁骨远侧比肩峰内侧缘高,应力位片提示喙锁内间隙比正常侧增宽25%~%。
Ⅳ型:Ⅲ型合并锁骨远端向后移位进入或穿过斜方肌。
临床上会出现比Ⅲ型更为疼痛,锁骨远端远离锁骨向后移位。腋位摄片或CT扫描显示远端锁骨向后方移位
Ⅴ型:Ⅲ型合并锁骨远端明显而严重的向上移位。
这种类型伴有典型的皮肤隆起。影像学显示喙锁关节间隙比对侧增加%~%。
Ⅵ型:肩锁关节脱位,合并锁骨移位到肩峰或喙突下方;喙间隙较对侧减小。三角肌和斜方肌与锁骨远端分离。
损伤机制常常是严重的直接暴力作用于锁骨远端的上表面,合并有上臂的外展和肩胛骨的回缩。
临床上,肩部外观平坦并有肩峰的突出,并有锁骨和上方肋骨骨折和臂丛损伤,均由于高能量创伤导致。
影像学显示两种下方脱位中的一种:肩峰下或喙突下。
投稿邮箱:gujinzw
.